一览( 微信公众号:yilanshequ )

打开微信扫一扫,即可直接关注

当前位置: 业问首页 > 所有问题

我要提问
时间分类:
  • 2014-12-09 14:59:22 536744 提出了该问题

    地层年代

    各位前辈能否指点我如何识别地层年代和土层的成因,小辈在此感谢各位前辈赐教!
    各位前辈能否指点我如何识别地层年代和土层的成因,小辈在此感谢各位前辈赐教!

    回答(1)·浏览(1470)

  • 2014-12-09 14:57:49 536744 提出了该问题

    看看这个CFG桩设计说明有问题没?监理说看不懂,怎么改进?

    小弟刚做了个办公楼的CFG桩设计,图纸拿给甲方后,监理说看不懂。怎么办呢,麻烦大家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?感谢!  1、本次地基处理设计依据为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、机械钎探报告、基础平面图及相关规范、规程。  2、本次地基处理采用500mm口径CFG桩对场地基岩以上的软弱土层进行加固处理,原则上处理深度至基岩面。  3、按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≥140kpa,单桩承载力取350KN,桩间土承载力取40kPa。  4、设计参数:按基础展布特征采用矩形布桩方法(详见桩位平面布置图)桩间距1.80m,CFG桩桩径为500mm,     桩周长为1.57m,桩截面面积为0.196m2 ,共布桩410根。  5、CFG桩以较完整石灰岩④-2作为桩端持力层,基底标高-2.30米(绝对标高150.10m),设计桩顶标高为     -2.70米,实际成桩桩顶标高为-2.20米。施工桩端应至较完整石灰岩④-2,每根桩的桩底都要反插以扩     大桩头,若有效桩长小于5米,则应全桩复打一次扩大桩径,确保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;若因基岩埋     深较大而桩端无法打至基岩时,则应在保证有效桩长不小于12m的情况下进行复打一次。  6、压力灌浆是针对场地存在的软~流塑状土层进行处理,要求经灌浆处理后的桩周侧土承载力达到130kPa。     压力注浆材料采用水泥强度等级为32.5,吸浆量大或地下水丰富时,可视土层情况添加水玻璃;压力注     浆孔孔径50mm,注浆深度从基岩面开始往上逐段灌注,每段次提升不大于0.8米。注浆压力采用0.1~0.2MPa,     注浆孔垂直度偏差小于1%;水灰比拟采用1.0,可视土层情况在0.6~2.0间进行调节;本场地暂布183个灌     浆点,点距1.80m,施工时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  7、终灌原则:当输浆管跳动、压力明显上升、地面隆起或附近孔冒浆时即可判断注浆饱和,此时可终灌。  8、图中虚线所圈软土范围为根据钎探报告推断的范围,施工时其它部位若遇软土则按照上述方法加固处理。  9、本次地基处理CFG桩面积置换率m为0.06,计算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140kpa。  10、材料:CFG桩桩体材料为32.5级水泥+石粉+碎石。桩体砼强度按C15实施,材料配比由配比试验确定。  11、施工机械采用60~100KW振动沉管桩机及整套设备;打桩顺序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而定,必要时可采用跳打      的方式,避免打桩过程中将未固结的桩挤断; 成桩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%。  12、桩顶与基础间应铺设褥垫层,铺设材料宜用中砂、粗砂、级配砂石等,厚度宜为200~300m,采用动力或      静力夯实,夯填度不大于0.9。  13、桩施工结束28天后,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检验地基承载力,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1%,      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;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10%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,检测桩身完整性;同时      采用动力触探方法检测桩间土及经压力灌浆处理后的桩间土强度,检测点不少于6点。  14、要求人工清理桩间土及桩头,尽量减少对桩头的破坏和桩间土的扰动。  15、未尽事宜,按施工图设计说明和有关规程、规范执行。  16、此设计图纸应与《基础平面布置图》配合共同使用,且需经建筑设计方及甲方认可。
    小弟刚做了个办公楼的CFG桩设计,图纸拿给甲方后,监理说看不懂。怎么办呢,麻烦大家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?感谢!  1、本次地基处理设计依据为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、机械钎探报告、基础平面图及相关规范、规程。  2、本次地基处理采用500mm口径CFG桩对场地基...
    展开↓

    回答(4)·浏览(2170)

  • 2014-12-09 14:52:20 536744 提出了该问题

    强风化岩如何提压缩模量?

    请问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的区别?沉降验算一般是用压缩模量么压缩模量一般有压力区间,100~200kPa,变形模量也是同样么,,强风化泥质砂岩一般提提变形模量EO=42MPa,设计让我提压缩模量,如何提值呢?盼大侠们解答
    请问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的区别?沉降验算一般是用压缩模量么压缩模量一般有压力区间,100~200kPa,变形模量也是同样么,,强风化泥质砂岩一般提提变形模量EO=42MPa,设计让我提压缩模量,如何提值呢?盼大侠们解答

    回答(1)·浏览(3593)

  • 2014-12-09 14:19:23 韦荣 回答了该问题

   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问题

    请教各位老师,在同等地层情况下,人工成孔桩与机械成孔泥浆护壁桩哪个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大?
    请教各位老师,在同等地层情况下,人工成孔桩与机械成孔泥浆护壁桩哪个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大?

    回答(2)·浏览(2821)

  • 2014-12-09 14:05:31 536744 提出了该问题

    振动沉管灌注桩在高层建筑中使用如何确定单桩承载力?

    大家好!今天发个关于桩基应用方面的问题探讨一下。在高层(80米以下)建筑中现在应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很广泛,但是在实际工程中遇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。其主要是勘察报告中给出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按现行规范取值,设计单位按勘察报告提供单桩设计特征值,桩基施工试桩结果大于设计值2倍,如何确定单桩承载力?  案例:前期一个高层(26层)项目,地质情况为1-10米为粉质粘土fak=100kPa、侧阻15 ;10- 26米为淤泥质粉质粘土(在23-26米之间夹少量粉土与粉砂)fak=80kPa、侧阻10;26-34米为粉细砂fak=210kPa,侧阻22;端阻2000;34-50米为细砂fak=260kPa。设计与勘察单位提供桩径600mm,有效桩长26米(地下室5米),单桩承载力为1250KN,而试桩桩基施工采用2次复打后桩径602mm的单桩承载力经检测单位出具的结果为极限值5500-6000KN,单桩承载力2500KN。这样的结果与规范给出的建议值相差很大,设计单位怀疑勘察报告有误,勘察单位、桩基施工单位表明勘察报告准确无误。施工单位讲明是施工工艺不同、地质条件下的所产生的。因为软、可软状态土层经二次复打后成桩为不规锯齿形,产生的侧摩阻力就不一样了,而勘察单位提供的值为规范值,相当于是按规则圆柱形取值,所以就产生了这么大的区别。但勘察、设计单位就不认可桩基承载力这样的结果,都是按规范取值做工程不能只凭一个检测报告做工程,这样风险太大,可施工单位保证工程桩单桩承载力达到2500KN,桩基施工完后随便抽查,不达标所有损失全承担。  综上所述此类工程应该如何确定单桩承载力?勘察、设计、施工单位如何从经济的角度确保建筑物的安全,突破规范单纯依赖检测结果?
    大家好!今天发个关于桩基应用方面的问题探讨一下。在高层(80米以下)建筑中现在应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很广泛,但是在实际工程中遇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。其主要是勘察报告中给出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按现行规范取值,设计单位按勘察报告提供单桩设计特征值,桩基施工试桩结...
    展开↓

    回答(3)·浏览(1530)

  • 2014-12-09 14:02:00 536744 提出了该问题

    高山、低山、丘陵。。。

    地貌海拔是多少?相对高差是。。。
    地貌海拔是多少?相对高差是。。。

    回答(3)·浏览(1988)

  • 2014-12-09 14:01:29 陈福 回答了该问题

    不知道土的颗粒密度和干密度什么关系?

    干密度和颗粒密度是一回事么?
    干密度和颗粒密度是一回事么?

    回答(1)·浏览(3521)

  • 2014-12-09 13:59:36 536744 提出了该问题

    关于取土数量的讨论

    4.1.20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(组)  我勘察的场地上要盖16栋单层厂房,厂房高度5米,没有动力机械,地层结构为,0~1米是角砾,1~6米是全风化凝灰质砂岩,6~10米是中风化凝会质砂岩,如果按照规范取样的话,取样岩石组数17租(51个孔),感觉比较浪费,大家给提一下看法吧。 
    4.1.20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(组)  我勘察的场地上要盖16栋单层厂房,厂房高度5米,没有动力机械,地层结构为,0~1米是角砾,1~6米是全风化凝灰质砂岩,6~10米是中风化凝会质砂岩,如果按照规范取样的话,取样岩石组数17租(...
    展开↓

    回答(1)·浏览(537)

  • 2014-12-09 13:54:42 黄峰 回答了该问题

    强风化持力层问题

    最近有一高层  30层,基础地下室底板在强风化泥岩上,承载力不满足浅基础  1.给基础方案的时候怎么给?  2现场除了用标贯如何区分强风化与中风化泥岩?
    最近有一高层  30层,基础地下室底板在强风化泥岩上,承载力不满足浅基础  1.给基础方案的时候怎么给?  2现场除了用标贯如何区分强风化与中风化泥岩?

    回答(2)·浏览(2527)

  • 2014-12-09 13:52:32 陈凯 回答了该问题

    硅质岩问题请教

    请问下,全风化硅质岩下面打到卵石,然后又是强风化硅质岩,有可能吗?为什么?
    请问下,全风化硅质岩下面打到卵石,然后又是强风化硅质岩,有可能吗?为什么?

    回答(1)·浏览(1180)

首页 < 上一页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下一页 > 尾页

关于一览  |  联系我们  |  用户反馈  |  友情链接

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2006-2025 粤ICP备0810658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0700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