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政策扶持、树立示范案例等方式,福田区委区政府鼓励社会资源参与“迷你公寓”、“立体停车场”等民生服务项目的建设,大胆探索实施民生服务项目。记者昨日获悉,为缓解中心城区“居不易”和“停车难”的问题,为青年才俊创业就业提供便利,福田区将实施“迷你公寓”和“立体停车场”两大民生工程。
在国内一线城市生活成本急剧提高的今天,住房和出行无疑是上班族谈论最多、却又望而兴叹的话题。
昨日研讨会期间,区政协委员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东生直言,自己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,目前仍然只能居住在城市的城中村里,每月租金1500-2000元不等,生活清苦。“说实话,这次的‘迷你公寓’项目让我眼前一亮。区里计划通过改建现有城中村居民楼的方式,生产面积在35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公寓,这个想法真的很贴合民生。”
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于长江觉得,福田区35平方米以下“迷你公寓”的建设,可以填补深圳在此方面的“空白”。如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,这样的做法能够为短期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提供住得起的独立空间,起到周转过渡的作用。
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杨勤表示,一直以来,政策倾向上的确忽略了城市白领一族。譬如,许多人在中小企业工作,月收入4000—5000元,刨除吃、住、行的成本之后,大多是月光族,压力很大,生活很不易。他们中的一些人缺少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,没有家园意识,为谋生计,四处漂泊。他认为,政府在建设中高级人才公寓的同时,确实应该大力建设一些迷你型小公寓,这在很大程度上将缓解深圳白领人士和大学毕业生的购房难问题。
作为深漂一份子,这个消息无疑是个好消息,为我们解决了生活压力,也能让我们无忧地去找工作,真是乐哉乐哉!